第4章 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 / 11)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与水乡交融的独特之地
在吉林省西北部的广袤大地,有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这片土地幅员面积达6980平方公里,地形呈西南—东北走向,从台地、风蚀岗地逐渐过渡为平地,最高处海拔292.4米,最低处海拔126.5米。松花江和嫩江在其边境蜿蜒而过,孕育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全县东西长136千米,南北宽130千米,形状恰似一只靴子,稳稳地扎根在这片黑土地上。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其文化脉络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郭尔罗斯”源于蒙古古部落名“豁罗剌斯”,意为“江河”,而前郭尔罗斯地处松花江南岸,蒙语即为“江南”之意。早在年前,古青山头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留下的遗迹见证了这片土地古老的文明。
西周至南北朝时期,这里先后为秽貊属地、夫余国属地。唐代,此地先被高句丽占据,后属渤海夫余府。辽代,成为契丹二十部游牧地,归上京道临潢府长春州管辖,如今八郎乡北上台子村北的塔虎城遗址,便是当年长春州址的见证。金初,依旧隶属于长春州,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先后归属于不同的建制。元代,此地归开元路管辖,之后又归辽阳行省、中书省管辖。
明代,这里的局势较为复杂。起初为元初功臣木华黎后代纳哈出控制,后来纳哈出降明,明在此设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本地属三卫辖地。明嘉靖年间,嫩科尔沁分四部,郭尔罗斯部为其一,被分给奎蒙克塔斯哈喇之孙乌巴什,号二旗。
清代是前郭尔罗斯历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清崇德元年,乌巴什之孙固穆因征明有功,被封为“扎萨克辅国公,诏世袭罔替”,郭尔罗斯部二旗自此为固穆所辖。顺治五年,固穆从兄布木巴被封为“扎萨克镇国公,诏世袭罔替”,郭尔罗斯部二旗沿松花江明确疆界,分为前、后旗,固穆世掌前旗,此为郭尔罗斯前旗旗制之始。清朝实行盟旗制,郭尔罗斯前旗与其他旗会盟于哲里木,统属于清朝理藩院。
民国初期,郭尔罗斯前旗仍属哲里木盟。但在1932年,这片土地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归属吉林省辖。1945年东北光复后,由于时局变化,郭尔罗斯前旗的隶属关系多次变更,先后隶属于吉江省行署、辽吉省三专署、辽吉省二专署、嫩江省。直到1949年5月,才划归吉林省辖。1956年1月1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1992年6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