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断陇 (44k)(2 / 5)

的敏锐洞察。

这位从来怯懦的天子,方才怒而复安,安而复怒,至于说到『肉袒献魏』这句惊世骇俗之语时,又已是再次收敛声色,但无法尽藏的怒容,恍惚之间竟仍让二人看到了些许先帝的影子。

即使先帝的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在他们记忆中已有些模糊。

“这些狂生腐儒固然可恨,但陛下还当谨言慎行,不宜负气道什么肉袒牵羊之语!”董允板容肃声,对着天子背影执了一礼。

作为侍中,董允职责便是忠言谏争,匡正君失,史谓『献纳之任,允皆专之』。

此时天子失言,他瞬间从惊疑中回归,恢复了平日谏争的姿态。

只是原本下意识便要厉声脱口的“万莫妄言”几字,被他硬生生吞回了肚子,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刘禅驻足屏风前,不言不语。

挂在屏风上的地图,长安二字赫然在目,与他似乎不过一手之距。

伸手去摸,却摸不到。

攥拳收手,默然侧身,目光透过十二玉旒死死钉在董允身上。

事实上,刘禅也察觉到了董允措辞语气上的微妙变化。

这种克制与忠谏,让刘禅确定了,他所处的并非“殴帝三拳”那个荒唐的时代,也确定了他选择愤怒是有用的。

实际上,这位从一开始就在努力演戏的天子,不是没想过表演什么不怒自威、君威难测的帝王模板,培养所谓天子的神秘性。

但,这是阿斗啊…

他还有什么神秘性可言?

用拿皇批注《君主论》时写过的那么一句话来说:

一位君主如果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伟大崇高、英勇无畏的品质,后面再努力也于事无补。

刘禅虽不愿认同,但脑子里又确实没有任何实例去支撑他不认同。

历史上有哪位帝王由一开始的怯懦可欺不似人君,突然变成人人敬而畏之的明君圣主呢?

长期以来,满朝文武对天子怯懦无能的印象早已形成,短时间内想要改观绝无可能,不做出一番功业想要改观更绝无可能。

而眼下群儒作乱,北伐之事又迫在眉睫,演什么天威难测、不怒自威的戏码,在时间上不允许,在阿斗身上也显得可笑。

倒不如愤怒。

倒不如发疯。

倒不如拙劣的试探与强自镇定后的突然崩溃。

这才是阿斗。

一道题有一道题的解法。

阿斗不是被架空的天子。

阿斗是主动架空自己的天子。

一旦这位天子发起疯来,一意孤行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