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丞相(3 / 4)
太久,甚至不会超过两个月。
这是他通过陇西游楚那句只要汉军断陇一月便投降判断出来的。
襄武是陇西郡治,大小人口都要比上邽多些。
但上邽却并非天水郡治,只是郭淮这个光杆司令的临时驻地,在人口物资与守备力量上皆不乐观。
而短短几日的募集转运,显然不可能获得多少粮草薪柴,可城中兵马却突然多了四五千人马。
“文长,再等等。”丞相没有直接否定魏延的方案,只是目光坚定地拍了拍魏延的盔甲,而后从袖袍之中取出几张帛书递了过去。
魏延茫然中接过一看,发现上面写的都是请求归汉的消息。
有个上邽李氏还准备在城内发动起义,希望能和丞相约个时间,让丞相在外接应。
“丞相,这些人若真有心归顺早就归顺了,哪里需要等我们攻城这么多日后才写信?
“我看分明是郭淮的奸计!”
丞相点头,声色略带肯定:
“嗯,有可能,可难道文长没有看出些别的什么吗?”
魏延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人在有主心骨可以依靠的时候往往会主动降智,魏延也是如此。
若是他独当一面时看到这几封书信,他第一反应不会是什么郭淮在使奸计,而是城里已经开始乱了。
这是城中即将乏粮的征兆。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挖地道!”魏延重重点头,转身便走,铠甲甩出尘土一片。
风一吹,朝丞相落去。
丞相咳嗽几声。
那位走路带风的将军于是止住脚步,转过身来。
看着那道微微佝着腰的侧影想说些什么,最后却什么也没说,只撇撇嘴加快了脚步。
下了土山,不由分说地从一个干劲十足的年轻人手中抢过铲子,用力往地道里钻。
…
…
上邽。
城楼。
郭淮扶墙而立,正对着那排越来越高的土山,目光注视着那道似乎在捂嘴咳嗽的身影。
原本他以为这位从未亲自领兵与大魏交过锋的蜀汉丞相就是个绣花枕头,却没想到真的对上之后,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来源于对面那支军队战时的戎阵齐整,旗鼓分明,士气激昂,进退有据,号万军如使一人。
这种压迫感,来源于对面那支军队休时的营垒严肃,秩序井然,汲水炊食皆有次第,樵采登厕皆有法令,日里无吵嚷斗殴之兵,夜间无奔走号叫之卒。
只有真正知兵之人,才能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