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尽皆惊愕(2 / 3)

分气运在。

加上其人自述,先前在祁山斩首十二级,甚是英勇。

若积累战功,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他的一员福将。

此刻见到其人递来血书,还是份由两个文盲一并写就的血书,刘禅不得不为之愕然。

董允见天子不忧心魏寇自渭南奔袭,却是再问魏兴,只得无奈作答:

“陛下,魏兴一个时辰前在北面荒野中,猝然撞见我大汉潜伏在暗处的斥候。

“两人见对方都穿着魏寇甲衣,就都主动询问对方口令。

“结果二人皆不能答,便以为对方是魏寇而自己已被发现,双双举弩欲射。

“幸于二人所持皆是元戎弩,开口问话所操又是同乡口音,最后认出原是一什战友。”

“没死?”刘禅心中一喜。

董允当即摇头:

“没死。

“他说天快亮了,若是亲自出来送信就回不去了。

“于是让伯苗亲兵代为传信,自己返身回了荒野。

“说是…说是要为陛下擒王。”

“擒王?”刘禅再次愕然。

“擒什么王?”

董允摇摇头:“臣实不知,许是那斥候听错了亦未可知。”

刘禅眉头微皱。

要说擒王,那荒野之上确实有一匈奴左贤王。

可是…怎么擒?

火牛阵?

董允却是打断了刘禅的思绪:

“陛下,若魏寇果真自渭南百里奔袭,而非自渭北南渡,是否要将大军提前撤回渭水南岸?”

先前众人都以为,前几日大张旗鼓,虚造三四万人马声势的魏寇大概有两万战卒。

结果经关兴这么一提醒,似乎魏军在渭北扎寨的战卒可能还要再少。

董允继续道:

“我大军之所以陈兵渭北,不过是为了分散魏寇兵力,给赵老将军分摊压力。

“今魏寇自渭南来袭,我军目的已然达成,不如引大军退守中洲与渭南,更为稳妥。”

虽说已铁索连舟,并将之横在了浮桥上游不远处,连舟与浮桥上也已多做防火,可董允仍有些不安。

这位陛下似乎不想求稳,而是想以此诱杀魏寇。

刘禅思索再三,问道:

“若果真如安国所料,侍中以为会有多少魏寇自渭南奔袭而来?”

董允想了想:

“陛下,张郃引五万大军上陇,仅被魏延、王平大败两场,斩首四千上下。

“而其中又有近半是陇右郡卒。

“加上先前与马谡交战,被丞相追击下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