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真去擒王?(3 / 7)
成功。
大汉舟船上,因闷烧各种潮湿燃料而产生的滚滚浓烟,被魏军布置在巨大木筏上的鼓风之物吹退,却又在东南风的作用下升上高空。
一开始还从魏军挤满草人的木筏顶上继续西飘,然而随着大汉舟船上产生的浓烟愈发厚重,黑白黄蓝组成的各色浓烟,竟开始朝着魏军木筏沉降!
其势之重,再也望不见有被魏军鼓风吹退之趋势,而是持续地缓缓从上空沉降,往上游席卷。
而使得亭下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惊奇万分的事情随即出现。
魏军木筏上熊熊燃烧的大火,在撞上那颜色繁杂的厚重浓烟之后,火势很快便被浓烟压制!
小半刻钟不到的工夫,在五丈塬上的众人就已望不见火光了。
木筏上的魏军一开始似乎还上前续火,因草人上灌有膏油之类的助燃之物的缘故,半船的草人再次剧烈燃烧起来。
可过不多时,又在撞上无法被吹散的浓烟后火势渐小,虽未能彻底熄灭,但在五丈塬上也只能望见一点小小的火苗了。
事实上,魏人还有两排木筏被前筏挡住,未与大汉烟船相接。
只是船上的魏人在见到前船火势再次变小后,不知是破罐子破摔还是怎么,最后将剩余的木筏全部点燃。
火舌一开始还在鼓风的作用下朝东南吹,但没过多久,原本在筏上蠕动作业的人影便一个个消失不见,似乎是跳入渭水去了。
筏上无人鼓风后,浓烟西卷的速度变得更快,木筏上的火势迅速得到控制,最后又只余小小火苗。
此刻陈祗惊叹,便是因魏人最后一只木筏也已被浓烟笼罩,再也望不见丝毫火光了。
郭攸之将目光从渭水收回,看向那位端坐在木椅上泰然自若,似乎一切尽在掌握的大汉天子,欲言又止许久后终于还是张口:
“陛下,如今烟舸蔽水塞川,魏寇火筏尽没,陛下所设以烟克火之策,真可谓奇矣!
“不知此乃陛下自思得计,抑或是古时已有成例?”
虽然这位陛下先前已设奇计大败曹军于斜谷,可作为大汉仅有的两名侍中之一,郭攸之仍有些难以适应这位陛下的巨大变化。
刘禅看着渭水上遮天蔽日的浓烟,徐徐言道:
“未知古时有此成例,不过是朕平素察觉有此情形,便留了心。
“而前日为防敌寇纵火,便将这等情形道出。
“随后又与董侍中、邓扬武、宗中郎将几人并入谷中斜水,以小舸一试,发现确实可行罢了。
“但也未曾料想魏寇木筏如此之巨,草人如此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