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前车之鉴,重蹈覆辙?(4 / 6)

黄崇却道:“陛下,把守灞陵的牛金,把守新丰仓的王昶或许有在打造攻城器械。”

刘禅恍然点头,忘了这茬。

这么一想,又觉得司马懿似乎真有可能去打高陵。

毕竟有孟达前车之鉴在前,司马懿不惜代价地急攻,十几日就给城中守卒打怕了。

“子龙将军有没有说,他准备如何应对?”刘禅问道。

如今赵云坐镇棘门,居中军。

王平、傅佥、爨熊坐镇细柳,居左翼。

宗预、关兴、赵统坐镇高陵,居右军。

只不过这三军间各距二三十里,并非是局部战场上的左中右三部。

但对于一场将近十万人的会战来说,这么点距离算不了什么。

黄崇道:“赵老将军也说,这可能是司马懿的疑兵之计,我大军只须固寨自守,静观其变,待丞相援兵到了,再做他算。”

刘禅思索着点点头。

按照计划,赵云两万四千大军应坚守营寨,等丞相大军到了高陵之后再转守为攻。

靠着一城两寨,坚守半个月不成问题,甚至能狠狠消耗司马懿一波。

尤其是高陵,夺来之时就不是一座空城。

魏军在城里本就屯有甲兵、箭矢、粮草,擂石、滚木也有准备。

关兴又夺粮万余石,还从安定运来粮草与辎重,按照常识来说,坚守一个月绝不成问题。

四月十一。

传来消息,打着司马懿旗号的几万大军到达新丰。

同一日,驻守长安渭桥的魏军开始渡过渭水,在虎豹骑的保护下,于渭桥北岸安营扎寨。

汉军并不出寨袭扰。

四月十三,在渭桥北岸筑营扎寨的魏军立稳了跟脚。

有虎豹骑来报,发现从五丈塬方向来的汉军正往细柳营运粮,就在细柳二十里外的渭水河畔。

于是一万魏军开始在一千虎豹骑的掩护下,结阵西向,准备发动第一场小型战役。

与此同时,与汉军细柳营隔渭水相望的沣水魏军,在中郎将毌丘俭的指挥下,开始搭建浮桥。

汉军的护粮队伍看起来有一两千骑,步卒似乎也有六七千,算得上是人多势众。

魏军主动来攻,加上汉军有主场优势,今日不出意外的话,汉魏之间必将有一场小规模的战役。

结果意外出现了。

汉军在发现魏军动向后,竟是直接回头,把粮食送进了十里外的槐里城中安置。

万余魏军全部愣在细柳营前,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最后在将军魏平、周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