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裁判(4 / 6)

望诸卿日后谨之慎之。”

丞相与费祎听到此处,神色复杂地对视了起来。

而帐中其余人等更是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如今大战在即,陛下却说了这么一番明显针对魏延、杨仪的话。

杨仪倒还好,魏延却是领大汉精锐悍勇之师,难道就不怕魏延一个不服气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这长安还取不取了?

刘禅却是先后看向魏延、杨仪二人,诚声恳色道:

“镇北将军,杨长史,朕知道朕这么说,你们应该会不高兴,也知道如今大战在即,长安在望,朕为了大局计,或许不该说。

“但…不高兴朕也要说,不该说朕也要说。

“朕这番话,确是因二卿之怨而生,却绝非针对二卿之怨而言,而是在朕看来,这是原则问题。

“朕今天既然遇到了,便不想和稀泥,更不想把这事拖到日后,待他日形势不那么严峻,又或待其他威势与能力俱不如二位之人,发生类似争执时再挑软柿子捏。

“何也?

“只因威势、能力不如二卿之人,就算再怎么把私怨带到公事上,也不会影响到一国之计,万夫之命。

“但二卿不同,二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事关黎元生死,事关社稷兴亡。

“朕若挑软柿子捏,立下所谓原则,恐怕也未必能引起二卿重视。

“而这原则既不能约束二卿,便成了空话,废话,笑话,又何以约束他人?

“至于大战在即,长安在望,朕却不以大局为重,不挑别的什么时候将此事挑明,确是觉得如此一来,大汉诸卿应都能看出,朕确实以此为不可触犯之原则。

“而不去和什么稀泥,不挑什么软柿子捏,则是希望两位骨鲠之臣能助朕一臂之力,起到个带头的榜样作用了。

“先帝一生忙碌,没有教朕怎么当一个天子,临崩前,也只教朕一句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朕不知何为贤德,但观先帝一生行事,不过我以诚待人,人便以诚待我,又知二卿俱是国家重臣,一片公心,绝不会因私废公,是故才率性直言。

“愿二卿能助朕一臂之力,立此规矩,守此原则,相忍为国,此虽公事,但二卿若能将此事应下,朕便欠下二卿一个人情了。”

前面先画了公侯大饼,现在先帝又搬出来了,又是你以诚待我,我就以诚待你,不过是让你们俩不要在中军大帐因私废公这么点小事,总不能这么点面子都不给吧?

两个人不可能有私交,矛盾都是在这中军大帐积攒的,刘禅也不指着能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