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唾手可得之毒饵(2 / 6)

中一个城门,那么再接下来,就是收尾的巷战了。

一旦大汉杀入城中,巷战几乎丝毫悬念也不会有。

赵老将军却是从座中站起,走到魏延身前:“文长,丞相早前已曾有言,如今问题不是我大汉能不能攻下长安,而是攻下长安之后,这长安能不能久守,能不能有足够粮食实现陛下关中屯田之策。

“文长刚也说了,司马懿约定三日之后在长安城下决战,绝非真的欲与我决战那么简单,而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

“但我却以为,司马懿所施之策并非缓兵,而是另有目的。”

魏延与赵老将军四目相对,闻之随即一滞,其后避开了老将军的目光低头沉思起来。

他能看出司马懿绝非真心实意想与大汉决战,却也一时想不明白,假如司马懿不是在使缓兵之计,又该是存了什么心思?

“请镇东将军教我。”魏延思索再三也想不明白,不再多想,看着赵云直言相问。

赵云抚着花白的须髯,道:

“其一,是逼我大汉将骑兵派去护泾水粮道。

“司马懿如今仍按兵不动,因其粮尚能撑十有余日,而倘若泾水粮道一断,我军之粮不能撑十日。

“若不将骑兵派往泾水,司马懿定不会轻易与我大汉决战。

“所以不论如何,我大汉都应把骑兵调走,粮道不容有失。”

魏延皱起眉头,问:“白马氐杨千万、略阳氐吕简、临渭氐苻健、阴平氐雷定这些羌氐,不是遣了四千余骑在护我大汉粮道吗?”

先前姜维请命出使陇右诸羌氐,抢在郭淮派出的使者之前说服了这些羌氐归义,这些羌氐也拿出了诚意,先后派遣骑兵随征。

这算是大汉的军事机密了,也是大汉之所以敢从泾水运粮的底气所在。

知晓此事的人并不多,魏军暂时也不可能探知此事。

而若不是为了保守秘密,把这群羌氐骑兵当作最后的杀招,大汉的粮食早就运到细柳了。

不等赵云答话,魏延便忽然反应了过来:

“镇东将军意思是,将计就计?

“把此地羌骑匈骑藏到细柳营,让司马懿误以为,我大汉在长安已无骑可用。

“待决战之日,再以之为奇兵?出于司马懿之后?”

赵云摇头:“非也,羌骑与匈骑不善沙场野战,我大汉不能将取胜之希望寄托于他们之身。”

魏延一滞,随即也是点头。

且不说善不善沙场野战,羌骑与匈骑战斗力着实一般。

真正善骑射者皆是只有四分之一左右,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