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皆胜(1 / 7)

长安城。

司马懿带领州泰、魏平、周当诸将,从西南的章城门进入城中。

先是向毌丘俭、夏侯楙、秦朗诸将下达了军令,命城中两万守卒、两万民夫在半个时辰内完成备战。

其后带领诸将勒马奔至长安东北角,登上洛城门城楼,往北方远眺汉军的三座营垒。

随即又将目光右移,往二十余里外的灞桥方向望去,隐隐约约能望见彼处有零零星星的火光摇曳。

“司马公,我刚看了下长安城中守军状态,恐怕不堪夜战。”州泰心中忧虑,神色纠结。

司马懿颔首不言。

长安城中守军状态不佳,是各种复杂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

连战连败导致的士气大丧,蜀军兵逼长安导致的恐惧,夏侯楙这个草包对瘟疫处置不当导致的染疫与非战斗减员。

但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了,不论长安守军状态如何,如今已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

“总要探出北面立寨而守的蜀寇兵员几何,战力如何,才能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事到如今,司马懿再也没了一开始进入长安时的老神在在。

什么“破之必矣”也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

一开始主动权明明在他,却因为诸葛亮没有直接自泾水出兵这最致命的一道幌子,导致他一再对诸葛亮产生误判。

最终,在诸葛亮展现出不可思议的手段一夜破寨后,彻底失去先机。

如今嘛,司马懿只期待一件事。

就是诸葛亮把主力带到了灞桥,长安以北三座营垒兵力空虚。

但理性却在告诉他,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一番目测加揣度,这三座营垒大概还有战卒两万人。

长安战卒同样是两万人。

命状态不佳的长安守卒去挑战兵力相当、士气正盛,且互为犄角的三座营垒,除了败军,几乎不会产生第二种结果。

但正如他刚跟州泰所言,试探一番是必须的,万一他猜错了呢?万一又是空寨计呢?

倘若试探出北面三寨不足为虑,那么明日就可以留部分人守长安,再派部分人切断诸葛亮与三寨之间的联系,主力则东进,与诸葛亮在灞水以西决胜负之战。

如果诸葛亮不能攻过灞水的话。

若局势真发展到这一步,那么就陷入【蜀军-魏军-蜀军-魏军】这种互相纠缠包夹的混战了。

且不提司马懿心中如何躁动,并没有花半个时辰,长安城中守军备战已毕。

司马懿将指挥权下放给州泰,命魏平、周当、贾栩诸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