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开战(3 / 6)
人将染疫而亡者负至骊山,投之上流。
“按照往昔经验,盛夏酷暑时,疫疾传染的速度会变得很快,或可起到奇效。”
司马懿一时滞住,他虽想到或可使火攻之策,却是没想过要往蜀军水源上游投毒。
毕竟投染疫而死者至水源上游,即使能使蜀军因此染疫,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
须得数日、十数日才能见效。
不过……这投尸之策虽对接下来的决战不能起到奇效,却多少能在战后能起到些许作用。
一念至此,司马懿当即命人去寻染重疫者,命他们今夜趁着夜色把这些人带到蜀军水源上游。
至于要不要等几日,等这投尸之策起些作用?答案是不等。
拖得越久,变数越多,蜀军能做的准备就越充足,而大魏已没了任何底牌,再无准备可做,时间已经不站在大魏这边。
不说别的,迁延一日,被困在新丰城内的虎豹骑就要多死数百,而各种前车之鉴在前,谁也不敢说,诸葛亮会不会又展现出什么奇技,又一日把新丰城给破了。
而早日决战,困守新丰城中的虎豹骑还能被解放出来。
更重要的是,他早几日就已与并州刺史毕轨、河东太守程喜二人约定了会师决战之日。
就在五月十三,也即明日。
结果道路断绝,消息不通,收不到新的消息,并州派来的六千轻骑恐怕早已自潼关西来,此刻或许已至郑县地界。
这是出敌不意的杀手锏,不可能再因任何事情有任何迁延。
事实上,除了他以外,军中没有任何人知道明日是决战之日。
大概率也没有人认为,明日就是决战之日。
毕竟大军连日攻伐跋涉,按照常理,总该好好休息至少一日,才能恢复战力的吧?
既然大魏将士这么认为,那么蜀军也会这么认为,如此,就有可能打蜀军一个措手不及。
再说了,他大军疲惫,难道诸葛亮大军强攻新丰不疲惫?赵云大军设伏长安不疲惫?
此外,司马懿心中仍然有两个不切实际的期待:
赵云可能会举大众打长安。
也可能担忧他会继续滞留长安卷土重来,所以留重兵守住渭桥,守住刘禅龙纛所在的细柳。
但不论如何了,趁蜀军不能准确判断大魏兵力虚实,未必敢轻易调兵的时间点,迅速集结,开启战端,对于大魏而言已是最好的决策,再没有之一了。
下午,暑热渐渐消解。
司马懿下令,命陈圭统部曲两千固守灞陵,命夏侯楙、秦朗率部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