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八阵(2 / 5)

旗鼓号令,能理解阵法,布出阵法,坚守阵法,变换阵法而已。

而就在前几日,诸葛亮分明能列出严肃整齐的万人大阵,令人望之心生肃穆之感。

偏偏如今生死决战的要紧关头,诸葛亮却搬弄出个花里胡哨的八卦之阵……

这哪里是打仗?

简直就是寻章摘句的腐儒嘛!

司马懿静静观察片刻,却是很快看出了些门道,大体明白了这九阵之法的优劣得所。

随即以手遥指漕渠方向:

“自漕渠到这骊山台塬,中间距离不过四里,大型方阵难以铺展。

“我仅派出八千战卒为前锋,这方战场便已几乎是水泄不通,再不能插进一支军队了,否则便不能从容变阵、支援。

“是故诸葛亮这八卦之阵,虽不如先时所列方阵熟练严整,却胜在能使有限地形中结阵兵力更多,兵势更厚。

“能以前为后,亦能以后为前。

“不论何处受击,其余诸阵都可迅速提供支援。

“这大概就是诸葛亮为何敢腹背受敌与我一战之故了。

“新丰城中守出纵是出战,也不能安然袭其后背。”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二人皆是一异,随即面面相觑。

现在是什么关头,这位被诸葛亮打得头都快要抬不起来的骠骑将军怎的还涨敌人志气?

就在兄弟二人诧异之时,被他们的老父亲委为前锋的魏平、贾栩、张靖、山峻四将,以率八千战卒全面与汉军接阵。

不论是战将还是战卒,显然并没有接触过如此古怪的战阵。

又没有司马懿军令调度,更看不到军阵的全貌,于是只能按着作战的本能,各自率部与八卦之阵最外围四阵接触。

汉军所列八卦之阵,内径更小,军阵更密,且各阵间留有空隙,乃是四通八达的支援通道。

通过这一条条通道,汉军各部间可互相为援,且支援速度更快,远比正常方阵更加及时。

而魏军八千战卒分成四部,各击八卦一面后,由于处于战阵外围,各部相互之间的距离天然就被放大,变得难以支援。

两轮箭雨后,双方进入白刃战。

过程简单,迅速,直接。

处于魏军战阵正中的魏平部两千甲士,与八卦阵正左的青龙之阵,由大汉护军陈式所领的两千老卒、一千戍卒正面对上。

前锋战很重要,阵线很重要。

哪方能得胜,哪方能把阵线推进,哪方的军心士气就能得到提升。

所以不论是汉军抑或魏军,处于军阵最前几列的几百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