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抉择(4 / 6)

“只是我魏延何人,怎能心甘情愿当一守阵之将!

“至于坚守不败?

“今日之战,乃是大汉北伐以来第一场真正的大战,决战!

“决定了大汉能否克复关中,还于旧都!

“谁不晓得,谁能在此战克敌制胜,大放异彩,谁就能军威大振!谁就能彪炳史册!垂光百世!

“凭什么我魏延在此随孔明顶住压力,却让镇东将军坐山观虎斗,轻易摘下此战最大胜果?”

闻听魏延此言,孟琰为之一滞。

赵老将军乃是先帝股肱,国之柱石,声威著于四海,与魏延跋扈自傲不同,老将军威重而不矜,位尊而谦和,朝野上下,莫不敬而爱之。

如今魏延与老将军有军功之争是事实不假,但这么直白地说出来,未免有些过于……

“哼,镇东将军已经老了,一身伤病,不知能活到哪日!”魏延继续忿然开口,却是不知孟琰心中如何复杂。

“若国失大将,这份无上军威岂不白白浪费,到了那时,难道就对大汉有益吗?!

“孔明就是想压我一头,不愿给我出头的机会!”

孟琰听到此处已是脸色刷白,赶忙紧张地朝四周望去。

见到身周皆是魏延亲兵,才暗松一气,随即讷讷道:

“镇北将军所言确有道理…我…我先回阵去了。”

魏延见状一滞,自觉失言,但也不以为意,以孔明为人,不会在意他说的这些话。

只是想到自己子午谷奇谋被驳,今日猛攻破敌之策还是被驳,一时郁郁难平,抬首望天后怒声大吼:“先帝,我魏延何日才能出头?!”

问天之后,其人胸中郁懑不减更增,当即起身从架上夺过兜鍪,率两百亲兵往敌阵杀去。

三丈将台上,诸葛牙纛下,丞相与杨仪、费祎等人很快便发现了擅自出阵的魏延。

杨仪当即怒声大骂:

“丞相,魏延这厮根本就不知大局为何物!

“方才建策弄险也是,此刻擅自出阵亦然!

“依我看…”

不待其人言罢,丞相辄以羽扇令其噤声,其后无奈叹了一气:

“不论何时,只要是大汉臣子,便皆有建策之权责。

“而事到如今,不论是文长伯圭的激流勇进之策,还是公威你反驳他们二人的稳妥之策,都没有对错,只关乎抉择。

“陛下授我升旗建纛之权,则抉择之责,在我一人,你们莫要因建策再起龃龉。”

“可是丞相……”杨仪仍认为魏延孟琰二人弄险之策全无是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