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追谥忠烈,伐吴定调(1 / 5)
“陛下,今留府督农费诗,外托忠谏之名,内怀惑众之实!
“诽先帝违众孤行,谤陛下恃胜而骄,妄作妖言,动摇军心!
“盖乱群之马必去,惑众之獠必刑,臣以为当夷其三族,明正典刑!
“使内外知朝廷之威不可犯,军国之策不可干!”
上庸。
汉军中军。
龙纛烈烈。
御史中丞孟光苍劲威肃的声音在中军大帐响彻。
赵云、邓芝、高翔以下,阳群、阎芝、邓铜、傅佥、爨熊、李球诸将无不肃然。
虽说武臣素轻文士,但是对于这么一个敢孤身入城,并且真敢在敌筵席上拔剑杀人的喷子。
不少并无多少文化的武人确实生出了几分敬畏,甚至连嘴巴最臭的阳群,也已尽量克制自己,避免惹上这位御史中丞。
这位爷爷非但弹劾百官,甚至对天子都敢犯颜直谏,无所畏惧。
今闻得这位爷爷劝陛下夷费诗三族,座中诸将哪个不凛然,哪个不对这位御史中丞更生几分忌惮?
别哪天不小心惹到了这位爷,弄得自家坟头再无祭扫之人。
好在处置费诗这种事情本就不当他们这些外将参与,他们默不作声才是适宜正当的。
只是恰巧天子召他们至此议事,而留府令史李福又恰巧自成都来,告诉了天子成都近况,使得孟光找到机会杀鸡儆猴吓一吓他们罢了。
刘禅对孟光这御史中丞借题发挥的本事也是佩服得紧。
但天下岂有因言获罪而夷其三族的法律、道理?
他差点被孟光气笑了。
赵云这时候也肃容出声:
“陛下,国家临战,费诗惑众乱群,其罪不小。
“但臣窃以为,孟御史之论确有些过了。
“昔日费诗一谏先帝绍统进位,二止先帝东征孙吴,先帝亦不过使费诗左迁而已。
“臣闻国以法为绳,罪止其身,未闻一言而族三族者。
“夷三族之法,非谋反、大逆不用。
“今费诗谏陛下东征,亦止于谏诤,并无大逆谋反之心。
“臣以为罪其一人可矣,必不当使其三族连坐。
“故孟御史之论,非但于律无依无据,更塞天下志士忠谏之路也,愿陛下裁之。”
赵云言罢,邓芝也跟着上言。
不多时,郤正、张绍这些天子近臣也开始劝天子。
孟光见反对之声如潮,却也神色在在,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也不觉得众人批评反对他有错。
自己不说得离谱一些,这些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