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好大儿(2 / 5)
中无人坐镇,便以同为托孤重臣,同样允文允武的光禄勋李严为前将军,领江州都督,回江州掌事。
江州是蜀中水路枢纽,半个益州的粮草军械全部都要通过江州,进入西汉水,也就是后世嘉陵江,才能运往汉中。
朝中宫府重臣对于丞相任命李严镇守江州枢纽不能理解。
不少人还提出了反对意见,但丞相执意如此。
可以说,此事足以体现丞相对李严的信任与重视。
否则的话,直接诏李严回朝,给李严一个太傅、大司马虚衔,明升暗降,李严又能如何?
但李严却不以为然。
在赴任江州为督之前,李严一直在永安为督。
护军陈到、护军辅匡,还有张南之子张固,王累之子王冲,郑度之子郑璞诸将,尽在其麾下听命,一起抵御东吴。
但李严自先帝崩殂之后,一直都为自己不能进入中枢参与朝政而愤愤不平,对丞相颇有怨言,认为丞相大权独揽,独断专行。
北伐前被丞相从永安调至江州,拜前将军,在李严看来并非是身负大任,临危受命,而是丞相担心他会举永安降吴,所以分他兵权,把他迁到了内地。
上游的庲降都督李恢不怯于他。
下游的永安都督陈到,及麾下的辅匡、张固诸将,尽皆公忠体国,并非是他李正方的鹰犬爪牙。
中枢的蒋琬、向宠、杨洪,同样与他并不对付。
这样一来,纵使他想作乱,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但为了能搅弄风云,翻起大浪,他在为督江州之后搞了很多大动作。
彼时的江州旧城在西汉水以北,能很好地控扼西汉水,保三巴之地不受外敌侵犯,却不能控制长江。
一旦东吴水师堵住西汉水,便可顺长江继续西进北上,直逼成都。
李严赴任江州后,立时便于嘉陵江以南的渝中半岛另筑一城。
此城左靠鹅山,北依嘉陵,南凭长江。
东西宽长,南北狭短,周长十有六里,是为江州大城,也是后世再不变易的重庆主城。
此城既筑,江州双城一南一北,占据战略要冲,扼守两江要害。
大汉蜀中门户自此以后拥有了与曹魏襄樊防线、孙吴江陵防线一般无二的立体防御体系,并且完全控扼了蜀中枢纽水道。
纵使吴军水师突破永安,也不可能直接绕过江州,直逼成都。
这本是好事,无可指摘。
但坏就坏在,李严给江州南城的东门命名为苍龙门,西门命名为白虎门,北门命名为玄武门,南门命名为朱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