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上早八(2 / 3)

俩肚子里。”

“连你妈也瞒?”

“让她知道,明早整条街都得传遍。”

“那你爷爷呢?”

“老爷子要是晓得了,今晚就得重出江湖!他那身子骨禁不起折腾,还是让他安心养病吧。”

吴铭嗦两口面,接着说:“爸,人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一个人两头跑实在周转不开,外人终究隔层肚皮,思来想去唯有亲爹最可靠。另一边我照看着,这一头就要劳您……”

“跟你老子打什么官腔?”吴建军抢过话头,“从明儿起,我上早八!”

说罢捧起碗咕咚咕咚将鸡汤一饮而尽。

吴铭这才注意到,老爸用来盛面的碗正是他口中那只价值几百万的青釉碗。

吴建军就着袖口抹了把嘴,手指头来回摩挲釉面:“你别说,用这宋朝的碗喝汤真叫一个香!往后这碗归我,别拿混了!”

或许是因为吃饱喝足有了气力,也可能是得知真相后受了刺激,老吴竟然不玩斗地主了,转而跑到店门口招徕起客人来。

招徕客人也是个技术活,老爸的水平比之李二郎,只能说:还得练!

临近七点,总算来了第一桌客人,还是一桌回头客:体院生于得水带来了另外两个同伴。

“小于啊,又带朋友来吃饭?”

隔着老远,吴建军就冲于得水打起了招呼,中午唠了几句,对社牛来说便算是熟人了。

于得水问候一声,笑道:“中午那俩是我同学,吃东西不太讲究,这二位可不一样,嘴刁得很,听说你家食材新鲜,味道也不错,非得今晚就来。”

“里面请!”

吴建军迎三人进屋,大声喊:“三位!”

在后厨恶补宋史的吴铭听见喊,连忙收起手机,准备开工。

吴建军递上菜单,不动声色地打量二人。

挨着于得水那位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气。

坐他对面那位显然是长期坐办公室的,年纪轻轻就有小肚腩了,磨出毛边的公文包斜挎在肩,一副刚从写字楼旋转门里挤出来的模样。

两人瞧着得有三十岁出头,不像是体院的学生或职工,倒像是于得水在网上认识的网友。

这便是吴铭找老爸帮忙的另一个原因:他看人是真准,天生就是干服务行业的料。

吴建军猜的一点没错。

挨着于得水坐的女人叫刘盈希,是一名中学老师;坐他对面的男人叫陈桂彦,是一个朝九晚六的上班族。

三人的确是在网上认识的,准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