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仙家的口味(2 / 3)

“???”

吴铭刀尖悬停半空,抬眼打量徒弟,谢清欢眸光清亮不似说笑。

不是,我就随口一问,你还真看明白了?

“好,那你来试试。”

吴铭让开两步,手中钢刀倒转递出,心想你最好能切出我要的形制规格,否则,且看我怎么收拾你!

他当学徒那会儿可没少挨骂,早就想过过嘴瘾了。

谢清欢执刀酝酿,似在回忆要领。片刻后,左手按住猪腰,右手斜刀推剞,起初稍显滞涩,待刀锋切入肌理,手腕渐如游鱼摆尾,越发的游刃有余起来。

吴铭凝视着逐渐成型的凤尾纹路,忍不住发问:“之前是否学过此类刀法?”

“未曾。”谢清欢刀锋轻挑收尾,细密纹路恰如凤尾舒展,“然斜刀取势、推刀定形、剞刀生纹,此三法皆刀工基础,无非稍作组合罢了。”

这是人话?

照她的说法,再复杂的刀工都可以拆解为基础刀法,也没见谁一看即会啊!

难道她真是个天才?!

吴铭暗暗吃惊,面上仍是不动声色,淡淡道:“不错,倒是有几分悟性。”

“弟子愚钝,不及师父万一。”谢清欢刀锋流转间又添两片腰花,“师父,一份肝腰合炒须备多少腰花?”

“把案上的切完即可。”

见徒弟游刃有余,吴铭转身掌勺开炒。

做过菜的都知道,备菜备料往往费时费力,烹炒却在转瞬。前后不过五分钟,两份回锅肉和一份鱼香肉丝便相继出锅。

“走菜!”

话音未落,吴铭已舀水净锅,接着做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这种经典川菜自然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只不过,以现有的条件做这道菜肯定比不了陈麻婆这种老字号,首先餐具就比不过。

这道菜讲究一个“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诀,老字号多用石锅盛装,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锁住豆腐的烫香鲜活。

店里只有餐盘,终究差点意思,更别说豆腐的品质也要差人家一截。

那为什么价格还要对标呢?

主要是因为其他菜都对标了,不好给麻婆豆腐搞特殊待遇。

不管怎样,吴铭仍然按传统做法来做,绝不偷工减料。

他把豆腐烧上,扭头见谢清欢已把肝腰合炒的食材全部备妥,于是说:“我教你给肝腰码味上浆。”

宋朝厨师也会对食材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倒不是说手法简单,而是用料简单。

事实上,许多现代常用的调味料一千年前是没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