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哈工大出国留学禁令全国第一个厂长(8 / 13)

还是教育系统……

几个干部能同意?

“曹厂长,我还是希望您能留下。”

对于曹忠等管理人员,于国峰丝毫都不愿意挽留。

即使他们不愿意离开,校企办后面也会想办法把中高层管理人员全部调离!

校企办作为改革的试点,沪市无线电14厂这家在谢威整个计划中无比重要、又是第一家掌控的工厂,必须从一开始就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向导。

这也将会是未来学校校企办下属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心。

目前14厂的领导,不一定不合适谢威的要求。

可谢威没时间去甄别。

8位芯片一旦开始生产,14厂生产质量又得到了提升,管理跟不上,谢威想扩大产能、升级技术等想法,容易遭到厂里原来的负责人抵制。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开始,就把整个管理团队全部换掉!

“我也想留下,调令下来了,没法更改的。”

曹忠一脸无奈地表示。

这次调动后,他升半级。

两人都是虚假地寒暄着,最后自然不会有意外的结果。

从曹忠办公室出来,于国峰去了覃秋华办公室。

“怎么样?”

覃秋华急切地问于国峰结果如何。

于国峰带着新的光刻材料到厂里后,却因为厂子归属变动,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前段时间一直都开始实验。

不只是厂里的领导干部都主动申请调离14厂,就连总工也调离了。

还好技术部的人走得不多。

技术序列跟管理序列的不一样。

厂里的工人倒无所谓,归属任何单位都得按照工资级别发工资、奖金以及其他福利。

“曹厂长那已经交接完了,明天校企办的人就到……你那边的实验如何?合格率能提升多少?”

于国峰同样急切,“学校好几个项目都在等着芯片。”

“按照目前实验,良品率能提升到18%……”

“怎么会才这么点?之前不是说能到40%以上?”

于国峰不解地问道。

“40%是光刻阶段,而不是整个生产流程达到这样的良品率。从投料的硅晶圆算起,整体良品率达到这数据,成本直接就降低二十多倍了。”

覃秋华解释着。

虽然良品率依然不高,可比起之前已经提升太多了。

按照原本产能,每个月14厂可以提供超过400块的被命名为hz80的8位通用芯片。

每块芯片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