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要不哈工大把整个计研所都并入算了(1 / 6)

“搞龙芯项目?”

此时的黄先生才40出头,尚未满头白发,在计研所也只是从事存储器的研制工作。

却因为经费紧张,进展变得缓慢。

谢威这个年轻人一上来就说请自己去主持“龙芯一号”项目的研制,这让黄令仪用疑惑的目光打量了谢威好一阵。

眼前这年轻人,怕是个傻子吧!

“对!搞我们自己通用芯片……黄……黄主任,忘记介绍,我叫谢威……”

他本来想叫黄先生的。

可此刻的黄令仪才44岁,也不是几十年后搞出了龙芯的龙芯之母,谢威急忙快速地改口。

“你就是谢威啊?”

出乎谢威意外的是,他刚说了自己名字,黄令仪就一脸惊讶,“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额?”

貌似自己在整个计算机领域的名头都不小?

“计研所也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你来计研所更能发挥你的能力……”

谢威再次愣住了。

自己是来挖人的好伐?

连杨书记都没提让自己来计研所,结果眼前这位未来的龙芯之母却想要反挖自己到计研。

要不得!

真的要不得!

“黄主任,我倒是想来计研所……问题是,我来了计研所,计研所能提供充足的经费吗?能让我这样的年轻人主持项目?或是能不计代价地提供各种所需的设备?”

“……”

这下轮到黄令仪沉默了。

谢威很清楚,自己之前的接触方式有问题,要是已经成为龙芯之母的黄先生,只要说搞芯片,提供一切支持,她犹豫都不带犹豫的。

计研所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经费不充足是事实,但是真正完全被叫停,需要等到87年,然后黄先生进入初创的微电子中心搞cad。

那之后,一直到退休,都没有再搞她心心念念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同样是01年,中科院发出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退休的黄令仪加入,成为龙芯一号的项目负责人。

龙芯一号在最初的市场运营跟工艺流程、成本等,基本上无法跟国际同类型的芯片竞争。

“这些,我们都有。为了搞这款通用处理器,学校已经做出决定,调拨8000万专项经费……另外,后续经费会随着技术突破持续追加……研发成本,将会不计代价!”

谢威知道如何打动眼前这位要“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耻辱”的人。

“不计代价?”

黄令仪一脸惊呼,“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