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暗中布置,以待后效(2 / 3)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翰林院此前大多数的职责都被废除掉。

取而代之的,是变成了一个科举中第后,外放为官前的这么一个官员培养机构。

翰林院内,攻有低阶文臣上百人。

这些人在翰林院实际上不是当官的,而是进修学习的,专门学些为官的技巧,与地方势力的交往,和官场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潜规则等等。

而能够进入翰林院深造的官员。

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大唐朝廷有意培养的中高级官员!

因为普通的进士,倘若天赋不够的话。

压根就不可能进入翰林院,而是直接就外放围观了,且不会担任主官,会从八九品的小芝麻官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

但在翰林院进修之后。

外放为官时,最少也是县令起步!

这就是差别!

李厥脑子很好使,他选中的对象,就是这些前途不可限量,而本身又年纪轻轻,城府不甚太多的翰林官员!

“臣等见过殿下。”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李厥笑呵呵的把三人给搀扶起来,随后众人一一上座,茶汤端上来之后,内侍等就全部下去了。

当然。

暗中有没有人盯着,就不知道了……

“今日是元日佳节。”

“把诸位叫过来,其实也没什么天大的事情,只是方才本王在外边闲逛时,看见了报纸铺子,所以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哦?”

“还请殿下示下。”

三人都有些感兴趣。

况且现在是休沐期间,他们仨个寻常百姓人家出身的翰林官员,当这个逼官又屁油水没有,一个个兜里面穷的叮当响,也没钱出去消遣。

在这辽王府里带着。

有吃有喝,还能跟辽王拉近关系,何乐而不为?!

李厥淡淡一笑。

随后便先扯了一通大道理,对上了几人的胃口之后,才说出了自己的根本目的。

“本王想编写一种新的报纸,只在官吏、士子、书生等等人群中流传的。”

“至于名字,就叫《龙门学报》如何?!”

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

自从科举改制之后,民间逐渐有了鲤鱼跃龙门的说法。

以龙门为名字。

能够更多的吸引到有志科举的人阅览报纸。

而在这层含义之下,其实还有一层,那就是《龙门学报》中的这个“龙”子!

《史记》之中,就有形容刘邦龙颜的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