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洛水沧溟客 三峡同游人(1 / 12)

渝州城廓渐沉暮霭,嘉陵水汇大江处,浊浪翻卷如沸汤。

周奕近渝州渡口时,两岸灯火连绵,如星落凡尘,倒映于动荡水波之中。

他在渝州歇了一晚,第二日继续赶路。

船家稍有耽搁,傍晚时分,已能看到雄踞于长江北岸的一座古城,它就牢牢钤在巴蜀东出的咽喉要道上。

正是白帝城。

山下临江码头,是这险峻之地最喧嚣的所在。

商旅利用夏末水位尚高、赶在秋汛前通行的最后繁忙期。大小船只蚁附岸边,诸多船夫赤裸着古铜色的脊背,在跳板上扛着沉重的麻袋和蜀地特有的锦缎。

那号子声粗犷短促,老远就传到周奕耳中。

“这就下吧,近来雨下的急,老朽可不敢闯夜路。”

有急行的船客去打听夜船,大部分人都朝白帝城去。

近城处可热闹得很,见许多兵卒、纤夫、商贾、官吏、山民的身影来回穿梭。多有售卖竹器、药材、峡江鱼干的摊贩。

周奕踩着被无数脚步磨得光滑的石阶,靠近白帝城时,正有一人面带笑意,大踏步迎来。

“周兄啊,你再来迟几日,可就赶不上了。”

侯希白挥动折扇的手不觉间加快几分。

“那也没什么,我不久后也会去东都,你何必着急把金子送我。”

“欸~!”

侯希白笑着摇头:“此言差矣。”

“慈航圣女不是与佛门的人一道返回东都去了吗?怎又会在这,难不成,她是专程为了评画的?”

“这倒不是。”

侯希白一边走一边解释:“其实还是与你有关。”

“说来听听。”

“慈航静斋的人返回东都,寻过宁散人,说起巴蜀的事,如何少得了袁道长的谶言。此事引起宁散人的注意,师仙子便又跑来一趟,给袁道长送信。”

侯希白带了个转折:“不过,袁道长看过宁散人的信后,婉拒了东都的邀请。”

周奕略作思索,正道联盟被逼急了,这就要请宁道奇?

“你还知道什么消息?”

“还有和氏璧”

侯希白言简意赅:“这一次,没人想你拿到和氏璧,东都可谓是危险重重。”

周奕微微一笑:“那我就更要拿到手。”

侯希白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他将折扇朝手上一敲:“侯某陪你一道。”

“还有.”

他又问一句:“倘若宁散人出手,你能斗得过他吗?”

侯希白满脸期待的望着他,对于“四大宗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