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漫漫探索路(3 / 5)
,可惜事实证明不能。”
“在弦的世界面近似中,时空仅仅是描述如何运动的一系列标记,在通过量子力学处理后我们知道,这些标记会有小的涨落,它们即是真空零点能。我们需要找到它们的表现规律,截取它涨落的能量.”
听到这,岳渊暗暗点头,他大概知道龙星旅领导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思路了。
他是将零点能、弦振动能、静质量三者联系到了一起,然后通过对三者中另两者的研究分析,得到零点能大规模应用的公式。
不过这里头关于弦振动模式和零点能的理论有些违背常理认知。
它告诉所有研究它的人,如果只考虑弦上的一个震动模式,那么零点能是正的,更高的弦泛音振动对零点能有更大的正贡献,但当把它们以某种合适的方式都加起来的时候,却会得到一个负数。
这就像正正得负一样奇怪。
为此,龙星旅还从数学家那里淘来了一个不知道表达什么东西的数学公式,他利用那个数学公式成功把这里的正正得负,给套了一个虚数质量进去。
这看起来就像为了让解释合理而生搬硬套一样,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看起来确实还挺合理,因为被龙星旅这么一套之后,居然还能继续符合数学逻辑的计算下去。
岳渊还为此问了龙星旅一嘴,得到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感觉它们挺合适,就将它们凑到了一起,没想到居然真能符合数学逻辑的下去。
好吧,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直觉?
虽然感觉很扯,但至少目前它还没出错不是么,就这么先用着,没准它就是掌握真空零点能的拼图之一呢?
是啊,是拼图之一,而不是全部。
真空零点能要是这么容易被掌握,就不会有那么多文明进入大空洞之后杳无音信了,就不会有当时遇到的那座文明坟墓了。
人类还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文明里的一位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就能将真空零点能壁垒杀穿,也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从弦、超弦理论出发就一定正确。
任何科学进步都是循序渐进的,这符合知识逻辑体系与人类认知规律的双重逻辑。
人的认知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规律。
实际上不止人,其他外星人也还是如此,只不过基于生命形式的不同,各文明智慧生命认为的“浅”和“深”不一样,有时候甚至是反过来。
别的不说,就说人类文明自己。单是因为语言不同,就能给一个人对同一个世界产生不同认知,简单的说就是认知世界的入口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