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治国良策(2 / 3)

的规划问题。

胡人整日骑在马背上讨生活,各个擅长骑术。而大晋征兵往往是征的普通农家子,在这个方面上远远不如胡人士兵。

以后哪怕再打起来了,大晋的将士也比胡人差一截。

所以得改变一下胡人的生活习性,让他们从游牧改成农耕,亦或是稳定下来。

云华春再阐述了一番草原的优劣势,比如缺盐,缺矿缺水之类的问题。草原的环境很难生存,而大晋比他们富足,这也胡人南下的原因之一。

想过好日子都是人之常情,但能把日子过好的只有胡人的贵族,下面的奴隶和普通的百姓的日子皆不好过。

可以利用两者之间的冲突,慢慢分化他们,再教化他们的百姓。

譬如经商往来,种植贸易等。

胡人的手中的羔羊和马匹都是珍贵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开放边域的联姻。

需要说的地方太多了,云华春想到哪里说到了哪里。

甚至还提出一点,加强西北的基础建设,例如筹建来往西域各国来往通商渠道等,在这个基础上扩大西北的兵力,让他们不敢生出别的心思。

让西域各国的人看看,也让胡人看看,大晋的百姓日子如何好。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落差。

长此已久,胡人不足为虑。

这其实就是他们那里的民族融合问题。

天底下的人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可好日子只是属于少部分人的,下面的大多数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

国家强盛繁荣,百姓的日子好过起来。别的国家自然是不敢攻打你,连带他们那里的百姓都想换个地方生活。

他们那里的移民就是这个。

不过移民的话云华春可不敢说。

如今的胡人如此凶猛,把他们放进来,不是把饿狼放入羊群吗?

再说了,他们也只会骑马放羊放牛,大晋没那么多的草原给他们放,他们移民过来也不回种地,没啥用。

云华春想到哪里些到哪里,写完以后删删改改,把他十几年看新闻联播的经验翻出来,找了一些官方词措写了上去。仔细斟酌一番,终于誊写出一张最完美的答卷,交了上去。

议和不是明摆的事情吗?陛下怎么会拿这个考验他呢?

虽然这个信交上去有暴露自己的嫌疑,可云华春是真的想这天底下再无战事。

打仗不好一点都不好。

临了,云华春在末尾加了一句。

陛下,臣是逃过难的人。逃难的日子真的太苦了,臣是走运才逃到了这里。臣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