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帝国主义的铁拳(1 / 5)
东市的早晨,各个码头上站着士兵。码头苦力们,抬头看着这些衣装整齐的大兵从自己身边走过,控制住了给自己布置任务的头头。一时间放下了手里活。
但很快,这些管苦力的头目们,成为被管理者。赶来的军爷们毫不客气地呵斥这些穿着棉布拿着茶壶的管事们:“干你们的活,拿好手上算筹!”
码头工人扛着麻袋的同时,是领着一个竹筹,等扛到地方后就在竹筹上刻一道痕这样计算工钱。对于这些码头工人们来说,只要自己干的活,仍然算数,就不会闹事。
而至于现在码头上收发算筹的那几张桌子后,是管事们被大兵们举起刀枪威胁着老实干活,不允许离开桌子。——更不许与堂口的舵主们串联。
武飞在踩点前是调查过码头了,这些舵主们如果想要鼓动码头苦力闹事,必然是要通过这些码头工地上“在桌子前发竹筹”的人才能发动。——假若说整个码头苦力闹事是炮膛中开火,那么这些个发“算筹”的桌子是引爆“底火”。
现在的新军们掐断了这些“桌子管事”们离开岗位的可能,就等于掐断这些帮会们在接下来谈判时,搞大事情,以换筹码的可能。
挎着刀站在楼顶上的武飞俯视下方依旧运转的码头,心里冷哼道:“(在谈不顺的时候)不就是要搞罢工嘛?然后逼我就范嘛?我上来(在谈之前)就打掉你们这个筹码,看尔等还有什么牌。”
武飞在要“东市”做为防区时,就已经确定牌局上对手是什么,不会等这些对手,把牌打出来,而是直接把牌抽走。
武飞对跟着行动的新军勋贵军官们提点“这一计”在兵书上的由来:确定对手后,要“先发制人”锁住对面的命门,否则就不要轻举妄动。
…各个巷子路径上的江湖救急令都被劫下了…
小小骚乱只持续了一盏茶时间,码头上搬运活动开始,收货和发货桌子上管事们满头大汗的发着算筹,同时在账本上小心翼翼记着,偶尔抬起头看看周围,有没有帮派大佬派遣出来的舌头在附近,给自己暗号提示。但是这种“左顾右盼”当即遭到了枪托捶背,只能继续老实巴交干活了。
一批穿着军服的小子,即武俱往这十几天从东市内招呼的野小子们,现在有模有样的盯着这些管事们。
别小看这些小子,作为这个市集中最机灵群体,他们就相当于水浒传中,阳谷县的“郓哥”,西门庆和潘金莲避开人做的事情,郓哥因为梨子卖不出去了,就钻探到了西门大官人的事情,然后和王婆讨要补偿;没讨到,就把事情一股脑的捅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