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胡乱涂鸦(5 / 7)

校尉接过陶罐时,见罐底刻着个小小的“安”字。

秋分时,许昌又来信了。这次随信寄来的,还有新刻的《论语》竹简。苏羽展开时,见卷末有行小字:“闻学舍添新丁,特赠此书。”笔迹遒劲,是魏王身边的陈琳所书。

“先生,这是什么?”新入学的小童踮脚张望,手里还攥着阿禾给的酸枣。

苏羽将竹简摊在阳光下:“是教我们怎么做人的书。”他指着“己所不欲”四个字,“就像你们不喜欢饿肚子,也要记得给路过的流民留口吃的。”

小童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天空:“先生你看,大雁!”

一群鸿雁排着队往南飞,掠过学舍的青砖黛瓦。阿恒正爬在梯子上修补漏雨的屋顶,见着雁阵忽然喊:“先生,它们要去南方避寒吗?”

苏羽望着雁群消失在云层里:“是啊,等春天就回来了。”他想起荀彧说过,再冷的冬天也会过去。

那年冬天来得格外早。第一场雪落下时,学舍的烟囱里冒出袅袅青烟。苏羽正在教孩子们煮姜汤,忽闻门外传来马蹄声。

推门一看,竟是赵武。他穿着玄色铠甲,盔上落满雪花,身后跟着辆马车。“先生,魏王送年货来了。”他搓着冻红的手,指着车上的米粮,“还有许昌新收的棉花,给孩子们做棉衣。”

阿禾抱着刚缝好的鞋垫跑出来,见着赵武就笑:“赵将军,这是用艾叶做的,暖脚。”

赵武接过鞋垫时,瞥见窗台上晒着的南瓜子。“去年的种子发芽了?”他记得阿恒刻的木牌。

“早结果了!”阿恒搬来个小南瓜,瓜皮上还留着他刻的“秋”字,“先生说,这叫春华秋实。”

赵武哈哈大笑,忽然从怀里掏出个锦囊:“这是给先生的。”锦囊里是片槐树叶,叶脉清晰,想来是许昌那棵老槐树上的。

苏羽将槐叶夹进《论语》,忽然听见远处传来读书声。是新来的孩童在念《诗经》,稚嫩的嗓音穿透风雪,落在积着雪的菜畦里。

“先生你听,”赵武侧耳细听,眼里闪着光,“这声音能传到许昌去呢。”

开春后,学舍的院墙又加高了三尺。是附近村落的百姓自发来帮忙的,他们说学舍的孩子们总把草药分给大家,该好好报答。

夯土时,阿恒学着大人的样子喊号子,声音虽嫩却很响亮。苏羽站在土堆上看,见新砌的墙基里混着些碎陶片,那是去年山洪冲出来的,孩子们捡来当玩具的。

“先生,你看我刻的砖。”阿禾举着块方砖跑过来,上面刻着个“家”字,笔画比去年沉稳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