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报喜不报忧(4 / 7)
阿恒却握紧了手里的刻刀:“他不是坏人,玉佩和先生的那半块能合上。”众人这才注意到,陈先生腰间始终挂着半块相同的玉佩。
明远解开蓑衣,露出里面渗血的伤口:“他们在查各地的学舍,说私藏典籍是通敌。我一路被追着打,若不是这半山的积雪,恐怕……”
阿禾已端来草药,蹲下身时发间别着的腊梅掉在明远手背上:“先处理伤口吧,陈先生配的草药灵得很。”她的声音软下来,像春日融雪。
苏羽将明远扶进里屋,看见他包袱里除了墨锭,还有本被火燎过的《论语》,书页边角焦黑,却被细心地裱糊过。陈先生摸着残破的书脊,忽然老泪纵横:“烧了多少?”
“七成……”明远咬着牙,指节捏得发白,“他们说这些都是蛊惑人心的东西,要统统烧干净。我藏在布庄后院的地窖里,才保住这几本。”
外屋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原来阿恒正教他们用明远带回来的新墨研墨,墨香混着梅茶的清苦漫开来。苏羽望着墙上依偎的影子,忽然明白阿恒挂的木牌为何要刻“守拙”二字——守得住这份笨拙的坚持,才能在乱世里护得住这点星火。
暮色降临时,雪水汇成的小溪涨了水,潺潺流过学舍墙角。阿禾煮了腊肉粥,明远捧着碗,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疤。孩子们已经睡熟,嘴角还沾着粥粒,陈先生在灯下修补那本《论语》,明远帮着裁纸,苏羽则在门槛上削着新的木牌。
“要刻什么?”明远瞥见他手里的竹片。
苏羽将刻刀往竹上用力一凿,溅起的木屑落在衣襟上:“笃行。”他望着门楣上晃动的“守拙”木牌,“守拙以清心,笃行以致远。”
明远忽然笑了,眼角的疤在油灯下柔和许多:“钟太傅说,京城那边也有人在偷偷办学,就像咱们这样,在市井里,在山林间,把火种藏起来。”
檐角的冰棱还在滴水,叮咚声伴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苏羽想起钟太傅信里的最后一句:“星火虽微,可燎原。”他摸出藏在袖中的信纸,借着油灯点燃,灰烬被风吹着飘出窗外,落在渐暖的泥土里,仿佛一颗种子悄然埋下。
夜色渐深,炉火依旧旺着。新刻的“笃行”木牌靠在墙角,等待着明日被挂上楣梁。月光穿过窗棂,在地上织出银亮的网,将沉睡的孩子们、忙碌的身影、跳动的灯火都温柔地罩在里面。
夜阑人静,学舍内的一切都仿佛被月光温柔地拥抱着。炉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像是在为这宁静的夜晚伴奏。陈先生放下手中的针线,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那本《论语》的修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