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毕其功于一役(2 / 6)
是陈鸣统带的河南镇第一师,有一万五千人,守一个潼关绰绰有余。
河南镇第四师孙启运,已经领兵接防了河南开封的防线,麾下的四营一万两千人,足以隔断疫情向南的蔓延。
徐州那边,陈永福已经从合肥撤离北上和高谦汇合。
徐州现在有河南镇的第二、第三两个师,还有开封和郧阳两地社兵编练而成的河南镇第七师,合计有三万六千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事。
山东的海州,现在是由高杰带领的山东镇第一师驻防,主要的任务是遮蔽海州的造船厂,以及应对周边的威胁,和策应可能到来的军事行动。
“万民军那边的动向如何?”
陈望的目光停留在扬州城的城墙之上,但是心绪却没有停留在扬州城上。
守卫着扬州城的万民军有大概差不多五万人,镇守扬州的是原七十二营的营首革里眼贺一龙和改世王刘希尧。
贺一龙和刘希尧两人在七十二营之中军略都属于一等,麾下的军卒这么多年以来也算是历经沙场,经验丰富。
但就算如此,在如今陈望所统领的靖南军面前仍旧不够去看。
陈望在意的是更南面——万民军的主力。
“来援万民军一共两路,分为南路与西路。”
“南路为南京方面,万民军制将军瓦罐子赵守平、一斗谷常见希两人引兵六万众,自南京进镇江,自井京口、瓜洲一线渡河。”
“西路为万民军主力,由李岩亲自统领,李岩早先听闻我军动向,中断南征,领主力大军二十五万,自杭州北上,经由江阴渡河,大军主力如今屯驻在扬州以西一百余里的泰州附近。”
“前锋一部,为万民军制将军袁时中所领倡义营,与万民军制将军张成义所领之锋锐营。”
“倡义营有兵马两万众,锋锐营有兵马一万众,两营合计兵马三万众,屯驻与扬州以西,运河西侧的万寿镇。”
陈望目光向西投去。
西面扬州城的郊野上,一面面皆是靖南军火红色的军旗。
只有在地平线的尽头,才能够见到零星的几处不一样的黑点。
那些黑点是万民军修筑的仿制棱堡。
长江从来就不是什么天险。
自古守江必守淮,但是万民军显然是不可能拥有淮河的控制权。
所以扬州,这一地处战略要冲,且悬于江北的坚城对于万民军来说,就极为重要。
李岩在南下进取江南之时,广募工匠,沿南京至扬州多地构筑防线,在关键之处设卡建哨,修筑了很多的棱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