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永建之兴,顾熙离京(7 / 7)

太傅顾熙上表乞骸骨,请归故里。

时朝议沸然,或言“国老去则柱石颓“,或言“圣主当效成王留周公“。

帝临朝垂涕曰:“昔朕冲龄践祚,太傅引朕登九重,执手教以《泰誓》'天视自我民视'之道。

今三朝元勋欲辞庙堂,朕虽万般不舍,岂能效孺子牵衣耶?”

遂敕兰台令史作《太傅赋》以彰其德,布告四海。

其文曰:“弭九州蝗灾而仓廪重盈,慑南匈奴、西羌之叛而边尘永靖,断窦氏,阎氏跋扈之谋而宗庙再安,此皆太傅秉枢衡、挽天倾之烈也。”

及出行,帝亲执紫缰为御,百官朱衣夹道。

洛阳民闻车驾过市,耆老焚香于闾右,稚子折柳于道旁。

熙布衣素舆过开阳门,忽北风卷幔,露其皓首霜鬓,观者无不掩涕。

时有归义羌豪伏阙长拜:“昔公释吾部于刀俎,活西陲生民万计,今公挂冠东去,犹闻当年笳鼓声!“

帝闻之怆然,以玉鞭指南宫云台曰:“此间梁柱,当刻太傅之功,为千秋辅政铭。”

——《后汉书.顾熙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