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西省《大同市》(3 / 9)
县、忻县地区13县,共26县。1927年废除道制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县辖5个行政区,9街585村。1937年9月13日,日本关东军入侵,大同沦陷。在抗战时期,1937年9月至1939年12月,大同属于山西省第一行政区和第二行政区。第一行政区治所位于五台,属县十七,在大同地区有灵丘、广灵、浑源、应县、山阴、怀仁、大同、阳高、天镇9县;第二行政区治所位于岢岚,属县十三,在大同地区的有朔县、平鲁、左云、右玉4县。1949年5月2日,大同市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察哈尔省直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11月,大同市重新划归山西省。1952年,原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原由察哈尔省直辖的天镇县划入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雁北专区(后改称晋北专区、雁北地区) 辖大同、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应县、怀仁、山阴、朔县、平鲁、右玉、左云等13县。大同市辖城区、南郊区、矿区、新荣区等。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区撤销,大同市与雁北地区合并,怀仁、应县、右玉三县划归新成立的朔州市,天镇、阳高、广灵、灵丘、浑源、左云、大同7县划归大同市,实行市管县。大同市辖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4区7县。2018年2月、4月,国务院、山西省分别下发同意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2021年,根据山西省批复的《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各县区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的通告》 ,大同市完成最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大同市辖4区6县,分别是平城区、云冈区、新荣区、云州区、左云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另设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管辖2个村。截至2022年底,全市辖50个乡,37个镇,38个街道办事处,35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23个村民委员会。
二、政治经济概况
大同市作为山西省下辖地级市,有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市人民政府驻大同市平城区兴云街2799号。在政治地位上,它处于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是连接华北与西北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经济方面,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有着“中国煤都”的称号。大同煤炭探明储量达312亿吨,煤种为弱粘煤,灰分、硫分含量低,是优质的动力用煤。近年来,大同积极推动产业转型,非煤产业发展迅速,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能源、文化旅游等新四大产业逐渐崛起。根据地区生产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