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晋中市《寿阳县》(9 / 13)

扫房屋、置办年货、准备各种美食。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人们会祭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如红烧肉、炖排骨、炸丸子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富足、美满。饭后,一家人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零点时分,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

元宵节也是寿阳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县城和各个乡镇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舞龙舞狮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舞龙队伍高举色彩鲜艳的龙灯,在锣鼓声中上下翻腾,气势磅礴;舞狮表演者则身着狮皮,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活灵活现,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此外,还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民俗表演,表演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尽情舞动,展现出寿阳人民的热情与活力。晚上,县城的街道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造型精美,五彩斑斓,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花灯、猜灯谜,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

寿阳的民间艺术同样独具魅力。寿阳爱社傩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傩舞活化石”。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后发展成为一种祈福纳祥、驱邪避灾的祭祀仪式舞蹈。爱社傩舞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古代武士服饰,动作刚劲有力,粗犷豪放,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在特定的节日或祭祀活动中,爱社傩舞都会进行表演,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民俗研究者前来观赏。

寿阳剪纸也是当地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寿阳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人物、花鸟、鱼虫、吉祥图案等。剪纸艺人凭借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运用折、剪、刻等技巧,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寿阳剪纸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常被用于装饰窗户、墙壁、顶棚等,为生活增添喜庆和美感。此外,寿阳还有刺绣、面塑等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形式代代相传,承载着寿阳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是寿阳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美食

寿阳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寿阳的地域文化和独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寿阳油柿子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糕点。它以白面、红糖、胡麻油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成型、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油柿子外形圆润,色泽棕红,因形似柿子而得名。其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香甜,甜而不腻,且久放不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