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长治市《沁源县》(7 / 9)
了寺庙的历史和佛教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漫步在菩提寺的庭院中,欣赏着古建筑和文物,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四、舌尖上的沁源:特色美食之旅
(一)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沁源县的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独特。选用优质的莜面,经过和面、揉面、搓条、卷制等多道工序,将莜面精工细作成形状像“笆斗”的栲栳栳。制作时,将莜面面团搓成细长条,再用手掌将其压薄,卷在手指上,然后立在蒸笼上蒸熟。
蒸熟后的莜面栲栳栳口感劲道,富有嚼劲。食用时,可搭配羊肉臊子汤,鲜香浓郁的羊肉汤浸润着莜面,让原本质朴的味道瞬间升华;也能浇上西红柿鸡蛋卤,酸甜可口的卤汁裹着莜面,开胃又解腻。这种美食不仅承载着沁源人的乡愁,更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每逢节庆或招待宾客,餐桌上总少不了莜面栲栳栳的身影 。
(二)沁源烩菜
沁源烩菜是一道充满烟火气的家常美食,以食材丰富、味道醇厚着称。这道菜将土豆、白菜、豆角、粉条等多种时令蔬菜,搭配五花肉一同炖煮。先将五花肉煸炒出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再依次加入各种蔬菜翻炒,最后添入水,放入粉条,小火慢炖。
炖煮过程中,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渗透。五花肉的油脂赋予蔬菜浓郁的香气,土豆变得绵软沙糯,白菜吸饱汤汁清甜可口,粉条爽滑筋道。一锅烩菜热气腾腾,荤素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口感层次丰富,无论是配着馒头还是米饭,都让人食欲大增 ,寒冷的冬日里吃上一碗,浑身都暖融融的。
(三)沁源抿蝌蚪
抿蝌蚪是沁源极具特色的面食。将豆面与白面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制作时,把面团放在特制的抿床(一种有细密小孔的工具)上,用手掌挤压面团,使其从小孔中漏下,掉入煮沸的水中,形似蝌蚪,故而得名。
煮好的抿蝌蚪口感爽滑,豆香浓郁。既可浇上炸酱食用,让醇厚的酱香包裹住每一根抿蝌蚪;也能搭配酸菜汤,酸爽开胃,别具一番风味。在沁源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售卖抿蝌蚪的餐馆,这道面食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是品尝沁源美食不可错过的选择 。
(四)沁源黄粉
沁源黄粉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过滤、沉淀、晾晒等多道复杂工序制作而成。其颜色金黄,质地细腻,形似细沙。
黄粉既可热炒,加入肉丝、豆芽、白菜等食材,大火快炒,黄粉吸收了食材的鲜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