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临汾市《洪洞县》(5 / 10)
2年),行政区划改革,废除府州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道,山西省分为3道,辖105县,洪洞、赵城均属河东道,道治在运城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后,县直隶省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西,11月阎锡山省政府退出太原 。阎锡山在山西省先后组成九个行政区,也称专署,洪洞、赵城属第六专署,署址先后驻赵城好义村、汾西勃香 。翌年2月,洪洞、赵城沦陷,两县政府分别撤往汾河以西 。此后,日军在洪洞、赵城县城成立县公署,洪赵两县的日伪县公署归山西省冀宁道管辖 。
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以阎锡山省政府的行政区划为基础 。“十二月政变”后,根据地各级政权相继建立 。1941年5月,洪洞属太岳专属第二办事处,9月改属八专属 。1944年,改属九专区,改称太岳三专属 。1945年10月,洪洞、赵城两县铁路以西地区成立洪赵(河西)联合县民主政府 。1948年7月,洪赵(河西)联合县撤销,恢复洪洞县、赵城县建制 。1949年2月,洪洞属陕甘宁边区晋南行署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整行政区划,洪洞县、赵城县属山西省临汾专区管辖 。1954年7月1日,洪洞、赵城合并为洪赵县,县治在洪洞,同时运城与临汾专署合并为晋南专署,洪赵县属晋南专署管辖 。1958年12月,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称洪洞县,县治在洪洞城 。1959年7月,霍汾县从洪洞分出,恢复原建置 。1971年,临汾与运城行署分设,洪洞县归临汾行署管辖 。2000年,临汾地区改市建置,洪洞县上隶临汾市管辖 。2021年5月6日,洪洞县撤销山头乡、左木乡,合并设立山目乡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洪洞县孕育出了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虞舜时期制定刑律的皋陶,以其公正严明的执法理念,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晋国乐师师旷,精通音律,被尊为乐圣,他的音乐造诣和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徐晃,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为魏国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赫赫功勋;明代户部尚书韩文,为官清正廉洁,不畏强暴,敢于勇斗权奸,展现了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书法大师王铎,其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清代乾隆兵部侍郎刘秉恬,在军事和政治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才能,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理学家范高鼎,对理学的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