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丹东市《凤城市》(7 / 12)

念和建筑技术,对于研究高句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登上山城,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金戈铁马和战火硝烟,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东山大石盖墓

东山大石盖墓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凤城市草河街道管家村东山村民组 。它是青铜时代的石盖墓,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墓葬由巨石覆盖,规模较大,是研究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制度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东山大石盖墓的发现,为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丧葬习俗和生产力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风情

凤城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传统节日方面,除了春节、中秋节等全国性节日,满族的颁金节也是凤城的重要节日之一。颁金节是满族的诞生日,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满族同胞们都会身着盛装,举行祭祀、歌舞表演、传统体育比赛等活动,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在祭祀仪式上,人们会献上丰盛的祭品,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歌舞表演中,满族传统的舞蹈如莽式舞、笊篱姑姑舞等,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展现了满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传统体育比赛则有珍珠球、射箭、摔跤等项目,吸引了众多满族同胞参与,场面十分热闹。

凤城的民间艺术也独具魅力,满族剪纸、满族刺绣等技艺精湛,闻名遐迩。满族剪纸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内涵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常常用于装饰门窗、墙壁、服饰等,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创作多采用“见物生情、随心走剪”的方式,不打底稿,凭借创作者的记忆和想象直接在纸上裁剪,线条粗犷豪放,风格质朴纯真 。

满族刺绣同样历史悠久,针法细腻、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绣品题材多取自满族人民的生活场景、神话传说,常见的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等图案。刺绣作品广泛应用于服饰、枕头顶、鞋面等生活用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精美的艺术品。制作时,绣娘运用平针、套针、打籽针等多种针法,使绣品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满族妇女的智慧与心血。

此外,凤城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也极具特色。满族民歌是满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的音乐形式,内容涵盖劳动、爱情、风俗等多个方面,曲调优美,歌词质朴。如《跑南海》讲述了满族先民出海捕鱼的艰辛与勇敢,旋律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悠车调》则是满族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