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锦州市《太和区》(5 / 8)
纷扰。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北普陀寺是观音菩萨的印化道场,以供奉观音菩萨而闻名。寺内的观音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慈悲的目光仿佛在注视着世间众生。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纷纷前来上香祈福,香烟袅袅,梵音阵阵,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寺内还珍藏着众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珍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宗教文化,北普陀寺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春有繁花似锦,夏有绿树成荫,秋有红叶满山,冬有银装素裹,四季皆有不同的美景。在这里,人们可以聆听晨钟暮鼓,感受佛法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漫步于庭院之中,欣赏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美好。
后白庙子兴隆寺
后白庙子兴隆寺位于太和区女儿河乡后白庙子村西侧 ,始建于明朝,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建筑风格。它最初是由本村朝鲜族李母、汉族孔母组织兴建,坐落在村东山上,是一间全白色民房大小的建筑,因此本村称后白庙子 。
三年后兴隆寺再次兴建,由一间扩为两间。康熙四年由本村徐连仲、徐文慧组织扩建,并将兴隆寺由村东迁到村西,由两间扩建到三间东西,耳房四间,供奉关圣帝君,为金莲关公,成为兴隆寺一奇 。由于历史的原因,寺庙曾受到破坏,直至1993年8月由僧人南法师组织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第四次兴建 。
如今的兴隆寺,正殿三间供奉主佛五尊: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四位战将,六位战童共15尊 。正殿两侧配房各两间,东西侧房五间。这座历经风雨的寺庙,不仅是当地村民信仰的寄托,也是研究地方历史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民俗风情: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太和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这里的庆祝活动热闹非凡。
春节是太和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扫尘、贴春联、挂灯笼,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共享团圆的喜悦。大年初一,人们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在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舞龙舞狮的队伍在街头穿梭,表演者们动作矫健,将龙和狮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踩高跷的演员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踩着高跷,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