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三带七(2 / 4)
郑的又开始鼓掌,而且这次远比上次鼓的时间长。
“行啊你啊,真是有两下子,我看你也就是十六七岁?干多长时间了这是?”
我舔了舔嘴唇:“额……八……”
“八年?”
“你扯鸡毛蛋啊?小学没毕业就盗墓?”
“额那倒没有,八个月,我不说我才入门么……”
其实要不是我之前说过这个,那我肯定要装个比,说句:对!我八岁就开始散土了,怎么着?
“八个月?”
姓郑的重复一遍,说完嘴都没闭,就那么张着嘴上下打量我。
我心中难免得意。
嘿嘿,还是被我装到了……
“那……”
话没说完,他腰间手台红灯一亮,里头传来小兵的声音:“郑叔,干开了,你下来不?”
姓郑的按住手台道:“老曹,上来替我。”
说完他拍了拍我肩膀,顺便还替我掸了掸衣服上的土:“行,小子,等干完活儿咱再聊。”
接着他也没等那个老曹上来,直接就钻进了盗洞。
他是老手,下盗洞非常快,只半分钟不到,我就听见了落地的声音,同时这也说明盗洞确实不深。
见四周一时没人,郝润立即就问:“咋办啊平川?”
我说没事儿,一时半会的,这人应该不会动咱们了。
同为盗墓贼,这点判断力我还是有的,姓郑的肯定就是姚师爷的人,而且他们这群人,明显就是马哥说过的“三带七”模式。
之前在姑娘山的时候,由于听马哥说起姚师爷粗暴的干活方式,我对这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干完陈稷墓那天我们没走,我就跟马哥问了不少关于姚师爷的事儿。
所谓“三带七”,说的是他手下的团伙,大多十人一队,其中三个老手,负责带七个新人。
为什么这么多人?
因为时不时就要来硬的!
毕竟蒙古人可不是吃素的,一旦碰上突发|情况,人少了你根本就硬不起来。
再有就是放风需求量大。
内蒙这头,总归还是牧区多过耕种区的,不会每个点子藏都在苞米地里,一旦到了光秃秃的山上,一个人放风根本不好使。
而三带七这十个人里,除去一个把头,剩下的通常只有一两个人是这个把头的亲信,其余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全都是姚师爷找的。
只不过到了姓郑的这里,他们人员没有满编,实际上变成了“二带三”,我估计这跟姓郑的练过有关。
提起姚师爷,现在网上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